行车记录仪可以记录的时长并非固定不变,一般在3天至一个星期左右。这主要由存储卡容量和存储像素决定,内存越大、像素越低,存储时间相对越长。比如1080P画质下,不同容量的存储卡录制时长不同,16G卡可录制100分钟,32G卡可录制200分钟等。并且,如今行车记录仪多为循环录制,满了就覆盖旧视频,特殊紧急录像则单独保存。
在不同的画质设定下,存储卡容量与录制时长有着紧密的关联。当我们将画质设置为720P清晰度时,8G内存卡能够录制约2个小时,32G内存卡大约能录制8个小时,若是64G卡且录制分辨率保持在720P,便可以保存最近10小时左右的内容。不难看出,随着存储卡容量的提升,能够记录的时长也在显著增加。
而行车记录仪的循环录制模式,是一种非常巧妙且实用的设计。视频会按照用户自行设置的一定时长,以片段的形式进行保存,这些片段时长通常有1分钟、3分钟、5分钟、10分钟等不同选择。当存储卡的存储空间被占满后,新录制的视频就会自动覆盖掉旧的视频片段,而且优先覆盖的是距离当前时间最远的那段视频。这样一来,行车记录仪就能够持续不断地记录行车过程中的重要时刻,不会因为存储空间不足而停止工作。
不过,在实际使用过程中,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我们注意。例如,当行车记录仪检测到紧急情况时,会自动触发紧急录像功能,这些紧急录像会被单独保存起来,不会受到循环覆盖的影响,从而确保了关键时刻的重要视频资料得以完整保留。另外,由于行车记录仪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受到震动等因素的影响,部分录制的视频会被设置为受保护状态,不会被自动覆盖。所以,长时间使用后,内存卡可能会被这些受保护视频逐渐占满,导致无法录制新的视频。因此,建议用户定期手动格式化内存卡,以保证行车记录仪能够正常工作。
此外,每天的驾驶时间以及是否开启循环录影功能,也会对可保存的视频时长产生影响。如果每天驾驶时间较长,那么相同条件下,存储卡被填满的速度就会更快;而开启循环录影功能后,当存储卡满时,记录仪会自动覆盖最早的录像,从而始终保存最新的录像内容。
综上所述,行车记录仪的记录时长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。存储卡容量、存储像素、循环录制模式、紧急录像以及日常驾驶时间等,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作用。了解这些因素,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行车记录仪,充分发挥其功能,为我们的行车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。
(图/文/摄:太平洋汽车 整理于互联网)